现在位置:首页- 美文收藏- 妙论高韵-注子注碗猜柴窑

KUAISUDAODU快速导读
 
· 彩陶的维护与保养
· 斗彩 富贵斗彩
· 古陶瓷鉴定如何入手
· 唐五代越窑青瓷茶盏
· 元代青花瓷的分期
· 浅议原始彩陶的鉴定
· 桂林梅瓶名华夏
· 再谈古瓷火石红
·
·
·
· 醴陵釉下五彩
· 异曲同工 同工异趣
· 韩国“汝窑” 高丽青瓷
·
 
 
   
   
 

 

注子注碗猜柴窑



  青白瓷又叫影青瓷,是流行于宋元时期介于青白之间的薄胎瓷器。从它的器表观察,几乎是白色,不过与牙白、乳白色不同,而是在素白釉中泛出一种青色,故称"影青",或称"鸭蛋青"。根据以往文献记载:青白瓷北宋时期江西景德镇最为流行及最具有地方独特风格的瓷器,当时已大量生产并广销全国。它的初创期应在北宋之前的唐末或五代时期。上世纪50年代以来,青白瓷在我国江苏、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安徽、四川、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及辽宁、吉林等地考古发掘中都有发现,大多出土于古墓或古城址。嗣后,通过对各地古窑址的调查与发掘证实,宋元时期烧制青白瓷的产地,除江西景德镇外,尚有广东、广西、福建、安徽、湖南、湖北以及河南各地。可见它的范围之大。然而出土完整器或传世珍品却屈指可数。我有幸见到一套精美绝伦的青白釉注子注碗,可"底足粗黄、制作讲究、釉薄细润,开片密布"。现将其介绍给大家,供大家研究识别与探讨,并作为向专家学者求教的机会,望不吝教正。

  造型与装饰 该注子、注碗是五代北宋时期盛行的盛酒器,制作风格是仿效古代金、银、铜器器型铸造的。
  注子(壶)为小口、直径套盖、斜宽肩的壶体;壶肩与壶腹六棱形。圈足宽厚外撇。壶身前侧置弯曲流线型小口长流。相对应的后侧置弯曲、扁带式鋬。盖顶有一尊前蹲后卧的坐狮。从整个壶形来看,盖顶上部的狮子恰似一尊坐在高山之颠的王者,壶体像座青山,向外流淌着水。
  注碗整个造型恰一朵开放的莲花。花瓣为7朵,尖圆形花瓣。各花瓣间刻着蝶形如意纹饰。碗的底部圈足外壁刻一圈椭圆形莲子状装饰物。
  碗的上部是7朵莲花瓣,中部分7只蝴蝶围绕一周。底部的莲子图案暗含吉祥如意。

  胎质与胎釉 注子套盖卧狮的瓷土是香灰色,壶、碗的瓷土为精细雪白色。用100倍的显微镜可看到胎质,瓷土的颗粒极其细小。釉色为粉青,釉层极薄,其厚度可与现代包装烟盒的塑料纸相比。
  整个胎体透光。在灯光照射下,碗或壶向外透出与粉青不同的十分柔和的翠绿色。用切尔西验色镜来观察,可见一片墨绿色(符合可能有翡翠原料的条件)。

  在阳光或灯光的照射下,用放大镜在偏光的状态中可见到奇幻的景象,恰似喷薄欲出的红日,向晨空喷射出满天红霞。
  釉色是粉青色,但在碗的内壁可见隐含的淡粉色,添水加热后红色渐浓,水凉后粉红色还原为淡粉状态,对该瓷器的观察,中午为最佳时间,器身的粉青色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得浓谈。

  用50倍显微镜观察胎釉,可见釉布满大大小小的气泡,深处的小,浅处的大。整个的气泡分布稀疏有致。在大的气泡内,可见有无数小气泡。气泡为白色,而在气泡外壁,都附着一圈非常规整的深绿色物体。气泡越大,深绿色越深;气泡越小,色泽越浅。用放大镜见到的折射变色光就是气泡外壁附着的深绿色物体放射出来的。
  胎质瓷土精细雪白,胎质莹润。在足部露胎处可直接看到羊脂

玉般的胎质。用切尔西滤色镜观察,可见微微的绿色光泽、我认为胎质的瓷土,是用翡翠中的白色翡为主要成分生产的,而釉则主要是用绿色的翠做原料的。
  通过以上观察,从气泡周围附着的物质形态来看,它是在高温下熔化的结果。这样就必能产生出高瓷化"磐音",又出于这种物质的特殊属性(折光率高),决定了它对光的敏锐反应,也最终决定了瓷器表面可变的天青色。

  开片纹 整个器具布满了精细的蟹爪开片纹。爪纹呈斜式切入釉面,纹线精细。开片纹起着衬托作用,明显加强了器物的立体感。碗的上口,即7朵莲花瓣叶片顶部内侧呈现出无纹的月白色,像一片片刚刚开放的鲜嫩花瓣,与它对称的外口处,也有一片淡白区域,有稀稀疏疏的纵向直线开片纹。在叶片间分布着7只蝴蝶图案。它的纹线附着在刻划的下刀处。
  壶是六瓣瓜棱形,它表现出高超的制作技艺。壶肩与壶腹的联结处,出现一圈月白色。壶腹的瓜瓣之间,以长直线开片纹区别名瓣的界线。
  从以上看出,北宋时期的五大名窑中汝、官、哥窑瓷品的主要特点,无非是从釉中的天青色与开片纹分析的。汝、官、哥窑的天青色是固定不变的。
  圈足 图中看出,注子、注碗的圈足都宽厚外撇,足底无釉。足底可见放射状(旋状)刮削跳刀的痕迹。在足底可见十分明显的土黄色,颜色类似于陈年小米。用20倍放大镜或50至100倍的显微镜及切尔西滤色镜观察后,发现镜下的土黄色竟然是垫烧后的氧化物。在放大镜下可见到小颗粒晶体的反光线。足底和4个垫烧饼或支钉,在放大镜下都变成了紫红或暗红颜色。因此可判断,垫挠的物质是玛瑙末。碗足底有个约l厘米长支钉,还可看见2至3个支钉深入足内的痕迹。在壶足脊墙上有4个垫饼烧后的氧化物,相对应在碗内底的边缘也有4个因垫饼侵蚀留下的痕迹。这可叫做支丁垫烧叠烧法。

  关于注子、注碗窑口的归属 在陶瓷学术领域中,一般认为青白瓷的代表窑口是江西景德镇湖田窑,然而上述这套瓷器与湖田窑尚有一定差异,不仅胎厚,而且足底粗黄,与湖田窑胎薄、纹饰细腻、洁白,刻纹精细迥然不同。这件作品尚留有晚唐、五代的风格,是否与五代柴窑有一定关系值得深思。柴窑一向是大家很关注课题,由于至今尚未找到其确切窑口,所以柴窑的传世精品迄今也无法确认。但上述作品的基本特征,与大家认可的"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或"滋润细腻,有细纹,多粗黄土足"等完全吻合。因此我认为,上述注子、注碗不同于一般的宋代青白瓷,可与五代柴窑相媲美。

  笔者在对实物长期观察中,曾多方请教专家,他们的意见使我受益匪浅。经过长期的推敲后笔者认为,作品是把翡翠分开,使白色的翡制胎,绿色的翠加工成釉。这种重新组合的方法基本上符合"现代玻璃镜"制作的原理。最终生产出华贵、精美、玉般的柴瓷。
  据此,我有两点认识。
  五代柴窑有强大技术基础,是生产白胎瓷的窑口。这个窑口的财力巨大。
  因五代柴窑的烧制成功,导致"汝、官、哥、定、钧窑"五大名窑的诞生。

 

本文摘自《收藏》总127期

 

 

 

21世纪陶瓷网站导航 ◆◇网站主页◇◆

日用&艺术陶瓷】【建筑&卫生陶瓷】【特种&技术陶瓷】【陶瓷颜料&花纸】【陶瓷原料&机械】【国际精品】【妙论高韵】【旧闻轶事】【古瓷初探】【陶瓷史话】【民间奇葩】【瓷邮典藏】【陶俑瓷塑】【紫瓯堂】【中国现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