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宋代紫釉器, 多为定窑所出, 故名紫釉。项子京在《历代名瓷图谱》里提到五件紫定, 说其釉色 "烂紫晶澈, 如熟葡萄, 璀璨可爱。" 但是我国当代研究古陶瓷的专家学者却认为酱釉即项氏所言之 "紫定"。 他们的理由有三点: 一、项氏所言的"紫定色"器, 至今尚无实物对证。 二、 宋代不可能烧出紫色,因为利用锰金属烧制成功的紫釉,要到16世纪后期。 三、 紫定的颜色与我们日常生活食用的芝麻酱色较为接近。故定名为酱釉较为确切。
  但事实并非如此。紫色定器确实存在, 它并非是酱釉,项子京的描述是正确的。(如图)是北宋时期北方某窑址的瓷片,在这些瓷片中既有酱色釉的(如图1中的5、6、7、8、9),也有紫色釉的(如图1中的1、2、3、`4、),二者截然不同。酱色釉的与芝麻酱色接近,只是色度有深浅不同的变化。紫色釉的所给人的那种自然美,正如面对一串展示着大自然神奇魅力的熟透了的葡萄。
  在这数百片紫色与酱色釉瓷片中,大部分为内外皆酱色的(如图1中的5、6、7),只有少部分是外酱内白的(如图2中的8、9)。但紫色釉瓷片却都是外紫内白的(如图2中的1、2、3、4)。 其器形均为宋代典型的造型,如葵瓣口的薄胎平底小碟、斗笠碗、盖缸、钵、罐、侈沿瓶等等。胎质大多洁白坚致,个别的胎质有一种油滑感, 击之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之音,优美动听。胎体多数轻薄,少数稍厚且有杂质,最薄的不足1mm而且直径在15cm左右的超薄大型器盖无任何变形,十分规矩。胎釉的瓷化程度极高,与明清时期的官窑精品相较毫不逊色。凡器内白釉的,几乎均有年代性的自然开片(器外酱紫釉均无开片),片纹细碎而漂亮,在洁白的釉色映衬下,宛如玲珑剔透的碎冰纹理,远非哥窑的刻意之作可比。
  紫定必竟是紫定,它确实从那个辉煌的陶瓷时代起,就骄傲地、堂而皇之地存在着。真的很希望能以确凿的事实为紫定正名,还宋人也还项氏子京以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