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类◆◇◆

古代盛水器皿。自汉代以来,瓷壶一直是各地窑口生产的大宗产品。唐以前的壶无把,只在肩部安系或在肩部饰双耳。从唐代开始,带把壶流行。

唾壶

卫生用具,吐唾液的容器。洗口,短颈,鼓腹平底。三国时吴、晋初越窑已大量烧造青瓷唾壶。宋代龙泉窑、定窑亦烧造,造型有所变化,上部洗口增大,浅圈足。

盘口壶

盘口,有颈,四系成六系,鼓腹平底。东汉至唐盛行的一种青瓷制品。盘口壶的演变趋势是盘口加大,颈由短增长,腰部由圆发展到椭圆,系由环形演变为桥形,后又变成条状。

鸡头壶

以壶嘴作成鸡首状,故名。始见于西晋,延续至唐代初期,各代器型略有变化。浙江地区盛烧,品种为青釉和黑釉。

执壶

中唐时出现的一种酒器,习惯上称作执壶;根据唐人记载,它的正式名称应作注子。长沙铜官窑出土的注子上有“陈家美春酒”、“酒温香浓”,当是酒注。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酒注上题“酒温”二字,,说明饮前需预先在热水中加温。

鸡心壶

明代器型。正德、嘉靖的白釉鸡心扁壶,釉质肥厚,器腹凸如鸡心,圈足较高。万历鸡心虎则为矮圈足。

提梁壶

小口,细流鼓腹,平底,有盖,为了提拿方便,在肩部两端连以半月形提梁,故名。宋代耀州窑创制,明、清均有烧造,品种有青釉、青花、粉彩、紫砂等。   

僧帽壶

宝珠形纽盖,鸭嘴形流,短颈,鼓腹,圈足,一侧扁平曲柄,形如僧帽,故名。系受外来影响器型,始于元代、明清景德镇窑继续烧制,明永乐烧制的僧帽壶十分著名,有白釉、红釉等品种。

贲巴壶

磨盘口,细颈,弯曲的长流,球腹下承下喇叭形足。系清乾隆时创制的宫廷供器,传世品有红彩、金彩和各种色地粉彩等。

梨壶

宝珠纽盖,圆腹,弯流,曲把,矮圈足。明初始见,明代永乐景德镇窑烧制的梨壶是典型作品,品种有青白釉、白釉、青釉等;

军持

一种佛佛家饮水或净手之器。喇叭形口,直颈,扁圆腹,肩一侧有一个上细下粗的流,壶口与注口均有盖,便于保持卫生。军持始于唐,盛于宋元,福建沿海地区瓷窑大量烧造,明清时景德镇也有烧造,品种有青白釉、青花及五彩等。历代产品大多外销。

◆◇◆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