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早

 

两汉时期的陶俑,依目前的考古发掘,分成三个时期。

第一期为西汉早期,即汉朝建立至汉景帝末年。这一时期的陶俑包括阳陵陶俑、杨家湾陶俑、安陵与霸陵陪葬墓陶俑、徐州北洞山与狮子山陶俑等。

汉景帝阳陵经考古工作者的数次发掘,现已在陵区南部96000平方米内测得24个从葬坑,这些从葬坑包括礼器坑、兵器坑、兵马俑坑等,目前已经发掘出陶俑2000余件,其总数有可能达万件。阳陵陶俑皆红陶烧制,陶质坚硬,一般高度60厘米,相当于真人1/3。陶俑无臂,原本装木臂,头缠红色“陌额”,覆以兜鍪,穿长袍,披铠甲。女佣头梳盘髻,乘马,披朱红铠甲。阳陵陶俑最突出的特征是人物表情丰富,形体简洁概括,比例适合。“面形有如满月者,丰腴而不显臃肿;颧骨突兀德方脸型,棱角分明,略显刚毅。还有的清瘦而俊逸,有的年少气盛,有的稚气十足;或恬淡闲适,或笑容可掬,处处都显示出年龄与性格的差别来。不论眉棱突起、咬肌微鼓、黑点双眸、一抹胡髭,都赋予活脱脱的神采,真可说是‘形’、‘神’兼备”(《中国文物精华(1992)》)。汉景帝刘启于公元前157年即位,死于公元前141年,依照汉代皇帝即位即营建陵墓之制度,陶俑应制作于公元前157-141年。

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的大批骑兵、步兵俑,发掘于1965年,为确定其年代与归属,1970-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距出土陶俑坑70米处,发掘了墓主人的墓地,虽然未能得知墓主人的真名实姓,但从墓葬出土的陶器、漆器,吕后、文帝时期的四铢半两和陵墓距汉高祖长陵较近等特征分析,此墓应为汉高祖长陵的陪葬墓,其时代应早于景帝时期。

汉惠帝安陵陪葬墓中已出土彩绘陶俑84件,皆武士俑。俑高44-46厘米,头戴紫色束发帻,两边有风带附系颏下,额前发际用黑、红两色抹带,发髻结于脑后。上身穿淡绿色或红色短襦,右衽,外穿甲衣,腰束红色带子,腿上有淡绿色或紫色的行膝,上下有系带紧结,足着芒鞋。体形修长,双目凝视前方。一起出土的还有陶牛46件,陶羊125件,陶猪23件。其排列次序是外侧一列为武士俑,其余5类为猪、羊、牛,羊居中。这些人俑、动物俑只是未被破坏的一小部分,被破坏部分曾出土陶武士俑、乐舞俑、陶马等,此陪葬墓究竟有多少陶俑,要待全部发掘后才能得知。安陵是汉惠帝刘盈的陵墓,其公元前195-188年在位,安陵修建于这7年间,其陪葬墓地也应是此时及稍候一段时间建成的,至迟不会超过文帝时期。

在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任家坡,发掘了汉文帝霸陵及窦太后随葬墓坑37个,出土陶俑42件。这批彩绘女侍俑,皆为模制,足底留孔,便于烧制。其火候较高,质地坚实,青色,表面敷白色“胎衣”,后用黑褐、深绛、土黄、大红诸颜色绘饰。内衣多红色。立俑高53-57厘米,两手半握,拳眼上下相对,置于胸前,似持物侍立。坐俑高33-35厘米,端庄娴雅,其制作相当精美,为宫中侍女形象,是窦太后墓随葬俑。

徐州北洞山汉墓采用开凿山洞方法,整个墓室全部穿凿于山中,422件陶俑,均出自墓道两侧的小龛内,分男、女侍俑、乐俑、仪仗俑等。

徐州狮子山彩绘兵马俑,已经出土2300余件,除4件陶马外,其余皆为人俑,这些陶俑包括官吏俑、戴平顶盔立俑、发辫俑、发髻俑、战袍俑、跪坐俑、甲胄俑。高者47-48厘米,矮者42-43厘米。狮子山彩绘兵马俑坑,是徐州地区地位相当高的贵族或王室成员墓的陪葬军俑坑,其性质与秦始皇兵马俑、汉杨家湾兵马俑性质相同,其风格与北洞山陶俑相类似,也应是西汉早期的作品。西汉早期陶俑的特点之一,是规模大,数量多,出土地点集中。

西汉早期的陶俑,目前所知主要出土于陕西咸阳、西安一代汉代帝王陵区与江苏徐州地区,这些随葬陶俑,大多发现于随葬坑内,包括帝后陵墓和王公大臣陪葬墓两类。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在两汉陶俑中独居首位。如阳陵陪葬坑俑,现已发掘2000余件,总数有可能超万件。杨家湾汉墓仅为大臣陪葬俑,即出土2584件,安陵陪葬坑84件陶俑,仅是发掘的一部分。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咸阳、西安一代为秦国故地,是秦、西汉的都城所在。《史记》载“关中自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固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来也。”《汉书》则载:“是故五方杂历,风俗不纯,其世家则好礼文,富人则商贾为利……又郡国辐凑,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来,列侯贵人车服僭上,众庶效仿,羞不相及,嫁聚犹崇侈靡,送死过度。”显赫的地位与富有的家资,为其厚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西汉早期的陶俑的特点之二,是陶俑多以军队的面貌出现,为其仪仗之象征。西汉早期的陶俑,以军队形象出现,显然是受了秦俑的影响。汉随秦制,在许多方面都继承了秦朝的传统,在陵墓制度上,自然也要效法之。但仔细比较,二者又不尽相同。秦始皇兵压六国,削减诸侯,各国反抗势力犹存,他时时刻刻要防止东方六国的叛乱,不仅在生前,就是在死后,也需用秦国虎狼之师惮压之。汉文化同秦文化相比,更多的是自信、自强,它不需要像秦始皇那样的担心与忧虑,其兵马俑的出现,沿袭了传统,但内涵又不相同。它更多的具有仪仗性质,是皇帝皇后、王公贵族地位、权势的象征,更多的具备享乐的成分。如安陵、霸陵随葬墓中大量女侍俑、乐舞俑、动物俑的出现,都能说明这一问题,从俑的表情来看,这里没有临战前紧张的状态,而是轻松愉快,好似陪同墓主人出行游玩。

西汉早期陶俑特点之三,是塑造技艺高超,风格多彩多姿。

汉出陶俑的塑造,在继承秦俑传统的同时,又吸收了战国以来楚地木俑的制作方法。前者如杨家湾兵马俑,身体与头部先用模合制,然后对身体衣饰、面部进行细部加工。2548件陶俑,除极少数侍俑、乐舞俑外,基本分成骑马俑和步兵俑两种,姿势保持统一。姿势、形体的一致,是为了突出军队整齐、威严之气氛,每个俑的面貌不同,又摆脱了呆板之感,统一中有变化,变化又始终寓于统一中。后者如阳陵陶俑,吸收了楚俑风格,一部分陶俑双肩处安装木臂,木臂可以自由活动,俑外著衣,宛若真人再现,只是由于埋于地下时间太长,衣服已腐烂,现皆成为“裸体陶俑”。

汉初陶俑,多出土于帝后与王公大臣陵墓的随葬坑中,它是由汉代最杰出工匠塑造而成,代表了汉代陶俑制作的最高水平,具体表现在对神韵的追求。对神韵的追求,是中国古代艺术家的最高境界,但不同时期、不同的艺术家对神韵的理解与追求,又不尽相同。此一时期的陶俑,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刻划精神,以形似求神似。在这方面,阳陵武士俑与霸陵侍女俑最典型。阳陵陶俑,由于身体部分皆被铠甲或者衣服,不易表现出人物性格,所以工匠们将主要精力用于人物面部塑造上,他们依照生活经验,通过对面部骨骼结构上肌肉的不同处理,使人物的年龄、表情、性格呈现出不同,这些人或清瘦或微胖,棱角分明,威武刚毅,堪称汉代人物雕塑的博物馆。霸陵从葬坑出土的陶俑,皆为彩绘女侍俑,衣服分别用黑褐、深绛、土黄、大红、粉白绘饰,面庞清秀俊雅,体态端庄大方,表情温顺娴和,加以艳丽的衣饰,典型地刻划出了王公贵族家庭侍女风貌。

西汉早期陶俑的特点之四,是陶俑随葬有一定的制度。

从目前文献记载,有关随葬物品多少的严格规定,始于唐代,唐以前,包括两汉时期,都曾提倡过节俭,如汉文帝与窦太后,都曾主张“薄葬”、“不起坟”,但并没有正式文字记载。从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一是陶俑大多为人体高度的1/3左右,如阳陵陶俑高60厘米,杨家湾骑马俑大者高68厘米,小者高44.5厘米,霸陵立俑高53-57厘米,安陵陶俑高44-46厘米。显然,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依照某种规定制作的。一是埋藏方式,大多在墓室周围,以随葬坑的方式出现,阳陵、杨家湾、安陵、霸陵陶俑都采用这种方法,而在一些墓内,却不见大规模的陶俑出现。这些随葬坑的分布,有两种类型:一是在墓室周围修建俑坑,而是在墓室外围,挖一环形俑坑带。这与西汉中期以后陶俑多出土于墓室之内有明显区别,它很有可能是一种等级、身份的标志。

西汉 彩绘陶跽坐女俑
西汉  彩绘陶女舞俑
西汉 灰陶加彩侍婢俑群
西汉 拂袖舞女俑
西汉  彩绘陶载人鸟
汉  吹萧俑
汉 提鞋执镜俑
西汉 彩绘骑马武士俑
西汉 彩绘骑马俑
西汉  彩绘骑象陶俑

     返回